家居行业正在遭遇门庭冷落的境遇,还不知道何时结束。
3月1日,在广州经营了近十年家具店的张庆(化名)连声哀叹:“我上个月20号就开店了,但每天最多两个客人来看家具,十多天了才成交三单。”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就在这短短的半个月内,张庆说自己的白发多了一倍。“真的没有办法了,每个月4万块钱的房租现在想都不敢想,赚的钱连房租的四分之一都不够,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个体户生计堪忧,全产业链也都在低谷之中。
2月26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月销售额为602.2亿元,环比下降33.57%,同比下降2.40%。
3月4日,一名无锡市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是自己不想装修,但目前受疫情影响,家装工人无法到位,自己也不敢出门选购家具。原计划今年上半年装修完毕的房子,如今只能用来给孩子当成特殊时期的室内羽毛球训练场了,今年能否“安家”入住新居,还是未知数。
与此同时,在时代周报记者对上游生产厂方、品牌定制家居、销售终端相关人员的采访中,众多行业人士认为,疫情的考验之下,行业洗牌或已悄然开启。
全产业链受波及
整整晚了24天。在接连两次延期后,广东顺德的乐从家具市场,终于在2月25日正式复工。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家具品牌集散地,乐从目前拥有大大小小的家具商场超过180多座,经销商数量达到6000多家,销售国内外高、中档的家具3万多种。
因疫情突袭,这些数据几乎在整个2月份停摆。
拥有一家家具生产厂的李先生也因为疫情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担忧。
“疫情当下对于我们上游端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如果三月份还不能恢复正常,不能参加展会,那上半年就不要想着盈利了。”3月2日,李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了解,已有不少家居行业展会陆续发布了延期通知。其中,广州、佛山、东莞、上海等多地主要展会都延期举办,展会具体时间将视情另行通知。
“参加展会是为了将新产品展示出来,结交更多的合作伙伴。”李先生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现在展会都有延期的趋势,别说认识新客户了,能保住老客户就不错了。
形成一定规模的家居品牌同样要面对客流量减少现状。
2月28日,欧派家居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一些商场和卖场以及实体店的营业都是第一时间进行控制,而欧派的主要收入来源和销售模式又是以全国7000多家经销商为主,所以在第一季度,对于我们欧派整个影响还是比较明显。”
“我们的门店是已经开业了,但定制家居是需要上门量尺寸、上门服务、上门安装以及上门运货的,现在因为疫情肯定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尚品宅配董秘办工作人员也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索菲亚广州线下门店工作人员在3月1日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门店客流相对来说是有所减少。
为了缓解终端零售压力,家居品牌陆续开展补贴“救援”计划。
“在疫情期间,索菲亚对重疫情区的优质经销商提供3亿元的信用支持。”3月2日,索菲亚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欧派家居也将扶持项目列入开展计划中。“具体的补贴政策还未下发,一直都有补贴,今年力度更大,至少在10亿元左右。”欧派家居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目前来看,线下家居门店和卖场的客流量在大幅下降,相当多的交易是处于停摆状态;其次因为延期复工,许多资源都不能及时到位,这也影响了实体卖场的销售旺盛;还有上游生产端生产和研发也存在一定滞后性。”3月2日,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这些困顿都需要深入去调整,而不是简单补贴就能解决的。”赖阳补充道。
影响的不仅是疫情期间。疫情后,消费力能否回归?行业内亦有担忧。
2月28日,帝欧家居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客流量波动相对来说是持续性的。在疫情期间消费者直接到线下消费可能会减少很多;那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不会考虑购买,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特殊时期线上获客
疫情影响下,毫无悬念地,家居品牌也加入了线上直播的行列。
“顾家的粉丝宝宝们晚上好哦,灿灿又来给大家直播啦。”2月29日晚,顾家家居主播对着镜头边涂着口红边说道。
同一时间,金牌厨柜、尚品宅配、恒洁卫浴、奥普家居等至少上百家家居企业也出现在直播平台上。门店工作人员变身“家居达人”和网友讲解互动,甚至连家居品牌总裁也亲自上阵直播“带货”。
“2月22日,尚品宅配联手设计师阿爽开启直播团购活动,公司还通过腾讯会议等视频形式与客户进行沟通,进行我们方案的洽谈。”尚品宅配董秘办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
欧派家居同样没有“放过”线上渠道。公司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短期内欧派进行了经营调整,通过线上的直播资源投放,获客渠道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疫情期间带来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家居企业尝试网上销售,因为线下场景成交减少,企业需要对业绩追求、维持生存,就开始加大探索线上力度。”赖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线上直播的推广力度也显得“力道十足”。
2月29日晚,在欧派家居淘宝直播现场,线下门店员工小诺以主播身份和淘宝网友“见面”。“现在很多门店都还没有营业,我们欧派就给到了超大(线上)优惠力度,一分钱,就可以享受一次免费线上看方案,安排就近门店服务。”小诺向网友介绍。
数千元量尺礼包、下单抽奖活动、全屋定制解决方案、立减优惠、赠送电厨配百货用品、五年质保终身维修、价格接近减半……包括欧派、索菲亚、金牌橱柜在内的家居品牌,纷纷用不同方式祭出了大招。
“现在有很多家居品牌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大幅度让利,最终目的都是获取客户、留住客户。”3月2日,接近家居行业的马女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尚品宅配相关负责人也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疫情期什么都不做的话肯定不合适,因此这个时间就是以吸收量尺数据为主要任务,所有直播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
“家居行业在网上动作频繁,其实对于营销方面会是长远的利好影响,但直接带货可能性不高。因为在购买家居产品时,消费者是需要统筹考虑并且与设计团队协商进行的,对于价格敏感度不高。所以当下消费者可能并不会购买,但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会去考虑这些产品。”赖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赖阳看来,拓展线上新模式将会是行业洗牌的分水岭。
其表示,在线上获得消费者信任需要品牌品质、价格跨地区的透明度都要优于行业整体水平,因此实力雄厚、品控能力强的厂家极具优势;相反,向低端市场提供产品的中小型商家,在线上发展也只能占据低端需求市场,这类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生存也相对较难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餐饮、旅游、电影等市场几近停摆,家居行业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疫情重创下,家居行业在踊跃捐款捐物的同时,也在抱团取暖,自救、突围,以期渡过这场“生死劫”。
提振行业信心
“在完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我觉得很少有家居企业能够撑过3个月。”金牌厨柜总裁潘孝贞如此表示。
疫情还在持续,虽然已经陆续复工复产,但疫情彻底打乱了家居企业的正常规划和发展节奏。为了缓解疫情对于企业的冲击,提振企业信心,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保障力度,加大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同时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
“每天眼睛一睁开就需要四五百万元。”潘孝贞算了一笔账,公司有4000多名员工,光工资一天至少两三百万元,还有店面租金、设备折旧,以及这段时间应该摊销的费用,都是公司的成本。
玛格家居董事长唐斌也感叹道:“如果没有一点积累的话,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企业确实还是蛮难扛的。”但同时他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认为,企业要开源节流,并不会一点销售收入都没有。
潘孝贞也认为,随着疫情逐渐可控,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各方面也在逐步恢复,只是对恢复的时间心里没底。
他们最期望的还是让疫情尽快得到控制。“我们希望尽快地复工复产,回到正常的轨道,这才是最重要的。”此外,不少企业都期望政府可以在税收等方面为他们进一步减轻负担。
与经销商共克时艰
疫情之下,大部分人都宅在家里,家居实体店基本门可罗雀,经销商成为最受影响的群体。
经销商与家居企业、家居卖场是共生的关系,一荣俱荣。欧派家居董事长姚良松的“树根理论”在家居行业广为人知。他认为,如果把家居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经销商就是树根。只要让树根长得够深、够粗、够密,品牌枝繁叶茂、花果累累就是迟早的事。家居企业这棵大树要想成为百年的参天大树,必须让经销商这些树根能够长得更壮实。
为了共克时艰,许多家居企业近期纷纷推出了帮扶经销商的举措,比如卖场减免租金、提供贷款支持,品牌多渠道补贴经销商等,与经销商抱团取暖,以期共同渡过难关。
2月2日,红星美凯龙宣布免除82家自营商场的商户1个月租金及管理费,免除资金超6亿元。同时还在与合作方沟通,希望全国所有委托经营、特许经营的商场,也参照减租1个月的政策去实行。按照目前红星美凯龙在全国共有428个商场来计算,4.5万个经销商将受益。
居然之家也联手网商银行准备资金超15亿元,希望助力商户平稳渡过经营困难期。截至2月8日,已经为139家卖场的3000家商户累计放款超8亿元。
“经销商群体是这个行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全行业必须协同起来,让这个生态不被破坏。”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兼大营运中心总经理朱家桂指出。
欧派拥有家居行业最大的终端销售网络,有近7000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34家,其余绝大部分是经销商的店面。在这次疫情面前,欧派启动了2020经销商“护航计划”,提供10亿元补贴经销商。
金牌厨柜是家居行业中首家做出帮扶经销商举动的企业,其宣布承担全国零售经销商1万多名员工1个月的工资。金牌厨柜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门店,这些员工1个月的工资需要几千万元。
潘孝贞感叹道:“大多数的经销商,在过去的这一两年过得本来就不容易,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雪上加霜,我们希望让经销商更有信心能够熬过这个严冬。”
同时他指出,企业帮扶经销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经销商也要自救,最终需要企业和经销商一起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变化。
加强线上布局
当前,家居企业都在积极自救,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的冲击,在线下无法推动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线上。“这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企业去思考,甚至加快数字化转型。”业内专家表示。
TATA木门原计划正月初十要做开门红活动,因为疫情的影响改到了在线上开展,初五到初十6天促销,共成交了6015单,初十当天就达到2371单。
TATA木门董事长纵瑞原认为,大家都能想到要从线下换到线上,关键是换的步骤和方法,这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比拼。他透露,接下来,TATA在线上引流导流、互联网集客和线上培训方面会有更多举措。
玛格定制家居也表示将发力线上渠道,从销售支持、培训指导、客户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强力赋能。唐斌表示,希望能改变传统的经营思维和营销模式,加大线上推广、线上量尺、线上设计、线上接单等服务工作的推进,用优质的线上服务,打造最佳的消费体验。
新中源陶瓷营销总经理陈勤显也表示,将加大线上引流,提供线上设计服务,以期获得更多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的服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恒洁卫浴推出了“恒洁在线-卫浴24小时远程排忧服务”,1万余名专业服务工程师将为全国消费者提供快捷专业的卫浴产品使用维护以及维修方面的免费咨询,还可以远程指导故障排除。
恒洁集团高级市场副总裁阮伟华表示,现在大家基本上是在家待着,必定存在马桶堵塞等问题,又不敢让人上门处理,线上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这项服务不仅仅针对恒洁的客户,全国的消费者都可以免费向我们咨询。”